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智慧水务是反映城市管理智慧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水务发展、行业管理和服务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也是城市运行优化、政府职能提升的重要标志之一。
智慧水务建设将以新技术应用带动水务信息化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以重点应用系统带动信息化建设效益的发挥,为水务管理的精细化、智慧化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撑。智慧水务的建设能有效地提高城市降雨、蒸发、地面径流、供排水管道压力、水位、地下水位等的监测能力,为城市水务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第一手准确信息、也为城市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与此同时,借助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网络设施的完善和升级,还能为智慧水务提供高带宽、全覆盖的通信服务,进一步促进水务信息采集与传输,也提高了公共资源的共享程度,拓宽了信息资源共享渠道。
水务企业通过引入大数据技术,实现了传统结构化数据管理模式与非结构化数据管理模式的有机结合,实现大数据有效分析和新知识的发现,将成为大数据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未来随着智慧水务的不断推进,大数据应用将成为新的重心。
中国智慧水务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水利自动化(1.0)阶段,以自动化控制为核心,着重于工艺优化和提高生产效率;以企业信息化(2.0)阶段为核心,更多地在企业资源管理、移动应用、算法应用等方面进行突破;而水务信息化(2.0)阶段,更多地在企业资源管理、移动应用、算法应用等方面进行突破。
根据上述描述,我国大多数水务企业还处于初期阶段,要实现智慧水务,至少需要完善GIS系统,完善管网资产数据,建立SCADA监控系统,只有在SCADA监控系统、GIS、管网资产数据的基础上,才能建立精确的水力模型。如果没有这样完善、精确的基础数据来实现水系统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