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多年深耕于CG特效、全息影像、VR/AR、三维动画、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在数字化领域形成了服务于大众、管理内部的技术优势。一种面向大众服务的展示技术,是某公司从过去积累的非常强大的3D造型技术和3D渲染技术中衍生出来的,比如裸眼3D的全景体验技术,以及VR、AR全息展示这些最新的3D视觉技术。另外,还建立了一个面向经营管理的智慧博物馆管理信息系统,涵盖馆藏管理、数字资产管理、智慧导览、票务预约、云展示、数字化保护、大数据分析等博物馆管理服务。
今年初,韶关市政府、韶关市博物馆联合对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历史陈列馆(1938-1942)进行了升级改造,利用24格全息影像、光电沙盘、触摸屏等多媒体技术,“中共广东省委省委历史陈列馆”(1938-1942)进行升级改造,利用24格全息影像、光电沙盘、触摸屏等技术,打造“中共广东省委省委历史陈列馆”(1938-1942)。借助这些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给观众沉浸式的观展体验,帮助博物馆更准确地把展览意图传达给观众,使观众更好地了解历史。
作为一个例子,智慧博物馆解决方案子系统,它与传统的平面导览系统或普通触摸屏不同,它可以为观众提供导览线,在智慧博物馆的导览系统中,首先采集博物馆内每个空间的所有数据,然后通过3D建模技术构建整个博物馆的模型。观赏者可根据自己的目的和需要,选择不同的楼层、展览进行介绍、参观。
它将自动判断观众走到哪里,为观众推荐最好的参观路线,并自动推送展品信息和在该地点附近的服务台信息。视障者和老年人则自动发出语音提醒,提示左转、右转等不同方向继续参观。另外,根据年轻观众喜爱互动、体验新技术的特点,自主开发了AR导览模块,将现实场景与博物馆虚拟导览相结合。年轻的人们拿出手机扫一扫文物,文物就会自动“跳”到手机上,观众可以在手机屏幕上360度旋转、放大、缩小文物,欣赏其精美细节,同时还能看到有关文物的介绍。
用户在使用该导览系统时所得到的数据,也会与后方的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实时同步,如哪个区域的观众停留时间较长、收藏受观众欢迎、观众对哪个设施和空间的意见最多等。借助于这些数据和这一系统,博物馆可对展览及参观路线进行分析、规划,更好地优化展览展示及导览线路,更好地服务观众。
如今,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博物馆的功能和使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所以,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将重点放在访客端的传播和管理端的运营管理两个层面,探索将文化遗产保护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创新博物馆服务模式。
通过挖掘博物馆的真实需求和文物背后的历史逻辑、故事,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Web3D、VR、AR、全息投影这些信息技术,以智能应用、准确传达展览意图、传播呈几何扩展为标准,搭建智慧化的服务场景和生动有趣的历史场景,如票务预约系统、智能导览系统、大场景动态复原、虚拟展示等,构建智慧化的服务场景和展示形式,让观众与博物馆的实时互动,使观众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博物馆的实时参与,更好地向观众提供高品质的文化服务,丰富“中国故事”,让“中国故事”成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