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6
从目前相关智能运动设备的性质和功能来看,可分为可穿戴智能运动设备和虚拟智能运动设备两大类。可穿戴智能运动设备是指可够直接穿戴在人体内或融入服饰等生活用品中,能够接收和发送与运动有关的内外信息的实体智能便携式设备,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智能眼镜等。可穿戴智能设备已有多年的发展历史,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麻省理工实验室的几位科学家提出,他们试图将计算机技术(可穿戴)应用于人类,而真正具有智能可穿戴性的设备应用于70-80年代。伴随着因特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穿戴智能运动设备逐渐推出自己的应用软件(APP)来记录和分析相关可视化数据,帮助用户获得更好的体验。虚拟智能运动设备是指基于智能移动设备计算个人运动大数据,提供相应的训练指导、运动服务,具有信息存储交流和社会交流等功能的第三方应用程序,即纯运动应用程序,或统称为运动应用程序。虚拟智能运动设备(运动APP)的出现比穿戴智能运动设备晚。2014年底和2015年初,微信通过几个版本的更新迭代,推出了运动步数记录和朋友之间的运动PK等功能,深受用户欢迎。
据统计,目前社会上最常用的可穿戴运动设备有五种:智能手环、运动表、胸带心率监测器、智能服装等健身监测器。笔者通过统计平台的销量,发现目前市场上流行的相关可穿戴智能运动设备如下。
虚拟智能运动设备在功能上没有那么详细。通常一个APP有很多功能。笔者通过对目前市场上线的运动APP的分类、比例、下载排名、用户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认为虚拟智能运动设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运动指导,分为运动目的和运动计划。其功能主要是为用户提供详细的运动指导和运动建议。对于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需求、不同身体状况的用户,运动指导也不同。其次是运动监测类,可以分为体检和运动量监测两种,主要是对用户进行内外监测,对用户进行身体变化(如体重、体脂、血糖等),对用户进行运动量(如跑步量、步频、步速等)。三是体育服务,主要用于场地、私教预约、体育商城、体育信息等与体育相关的功能,一般起到辅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