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3
相对于1G到4G的“人与人”之间的通信,5G更注重“物与人”“物与物”间的实时实地调查,超高带宽、低功耗、低延时、更安全、更可靠的网络通信。5G聚焦引入了“物”的概念,由此也引出了5G物联网相关概念。
然而,“物”概念的引进,是否应该以“人”的需要为核心,并最终为“人”服务。ITU先前定义了5G的三个主要应用场景,第一个是eMBB(即移动宽带增强),它是以“人”为中心,满足在广泛覆盖下传输数据速率和“人”移动性要求等。再加上uRLLC(即高可靠低延迟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人”和“物”之间的连接延迟达到毫秒级,并且在高速运动的情况下支持高可靠性连接。第三部分为mMTC(也称大规模物联网),这一场景体现了物和物的沟通需求,依靠5G强大的连接能力,快速推动物联网各个垂直行业的深度融合。
所以本文认为,ITU定义5G三个场景的核心思想是通过eMBB场景,通过eMBB场景,实现对“物”的联网与控制,即5G更加强调“人”在“物”上的自主和能动性。
物联网的5G应用场景分类。
基于以上论述,5G以前提出的物联网主要分布于并且仅分布于“物”的领域,缺少了“人”的主体性,即mMTC和uRLLC方案中。此类物联网属于“狭义的物联网”,主要集中在“工业物联网”,如城市管理、居住环境、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以及典型的二级、三级细分行业的应用。
与5G场景相比,物联网更注重“人”与“物”的连接与控制,它在三大场景中分别应用,更多地体现了三种应用场景之间的混合应用。这种物联网被称为“广泛性物联网”,其原因在于以“物”为主的“产业物联网”正逐渐渗透到以“人”为主的“消费物联网”。
终端和应用都是个性化、多元化,小型到个人智能可穿戴设备,大型到完整的智能家居系统。另外,“消费物联网”和“工业物联网”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它们也是相互渗透的,有更多的应用同时存在于行业和消费市场,我们称之为“跨行业物联网”应用。举例来说,智能可穿戴设备既可以是个人消费娱乐工具,也可以是装载在智能制造或远程医疗应用平台上的监测和预警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