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注册
登录开发者平台
解决方案
行业解决方案
提供从智慧客房、智慧前台到智慧运营等酒店全场景品牌赋能,推进酒店行业数智化变革
一站式智慧照明系统解决方案,赋能企业快速实现人因照明、节能减排的智能化照明升级
综合应用智能化信息,令楼宇具有智慧和生命力,提供投资合理、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使用空间
快速实现数字化智慧办公空间,有效实现企业增效、降本和节能。
为连锁型品牌商业门店提供完善的管理系统, 提升门店效率
提供从租控授权、租务运营到园区管理等全方位租住解决方案,驱动租住行业智慧转型
融合全屋智能、地产社区等行业场景能力,提供居住空间丰富的产品矩阵和智能体验
IoT 助力校园场景智能化转型, 提升管理效率
全方位赋能开发者实现多场景智慧节能管理解决方案
以 IoT 平台助力中小制造企业, 实现降本、提质、增效
借助丰富硬件生态,一站式构建安全可靠私有化智能平台
为你的业务场景提供全面的 AI 服务及 AI Copilot 开发方案
海量成熟方案,超低研发门槛,极速落地产品智能化
开发者
与志同道合的开发者和专家共同交流
从初创企业到全球领先企业,涂鸦开发者平台协助实现客户成功。
快速获取并体验优秀的开发者案例产品
服务与支持
生态合作
成为涂鸦服务商,接入涂鸦的另一个选择,帮助更多开发者更快实现智能化
智能互联标识
携手开发者生态合作伙伴联合创新,持续创造互联互通商业价值
聚焦产业变革, 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智联万物,商者无界
安全与合规
严格遵守国内外信息安全标准和行业要求
诚邀安全业界同仁共同打造和维护物联网健康生态
支持
提供产品智能化开发全链路的常见问答
7×24一对一客服咨询
技术指导、故障修复以及问题解决
关于我们
全球化 IoT 开发者平台
探索涂鸦的故事
了解涂鸦的全球视野
涂鸦智能-产品解决方案|行业解决方案|全球智能化平台
涂鸦诚聘全球精英
智能制造更应关注精益管理
形状
180

图片66图片66

在工业之声和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指引下,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发展智能制造事业的热潮,“智”,触手可及。

智能制造正在引起一场深刻的生产变革,它颠覆了传统的生产流程、生产模式和管理方式,给制造业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

目前许多经营管理基础还很薄弱的企业,也纷纷打起了智能制造的主意。但是大多数的国内企业仍然处在工业2.0甚至工业1.0的阶段,直接跳到工业4.0上肯定是消化不良。数以千计的中国制造业,作者自认为绝大多数还处在工业1.5的阶段,这个1.5并不涉及硬件设备,而是涉及到生产经营管理思想和流程系统。

目前,世界生产发展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工业1.0,一八六一年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使手工业转向机器大工业生产,实现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2.0在1910年形成了以泰勒科学管理和福特大规模生产模式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个是工业用油,随着1990年《改变世界的机器》的出版,准时化、自动化生产即丰田的生产模式浮现出来,精益生产成为工业用油生产的标志。

当今世界生产制造业正处在由工业生产方式向工业生产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

按照德国工业4.0的描述,工业4.0是一个人、机器、材料、法律、环线、高度融合、互连的有机集成系统,它包括企业客户管理、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人员思想、企业领导力、流程体系以及信息化应用。

一直紧跟世界先进制造步伐的国内生产制造企业是汽车业和电子加工业,它们是随着国外最早的先进制造企业进入中国而兴起的。

但是中国的大企业一般都在1.5-2.5工业水平之间,我去参观了很多设备生产和制造企业,基本上都在工业1.5阶段。

当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推进智能制造示范工程的时候,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与国内的企业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主要体现在生产理念上,而非自动化设备上。

能进入工信部、省、市各级地方政府智能制造示范工程的企业,必须是地方或行业的领军企业,其资金、技术等关键资源实力雄厚,政府对其的带动作用大。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国内的许多企业,包括一些大型国企,目前管理粗放。

行销生产缺乏协同预测机制,生产计划跟不上变化,已采购的物料因客户需求延迟交付而不能交付,而用户新需要的产品又因未列入生产计划而不能交付。

原材料,在制品,成品等库存不均,库存周转率与国内外先进制造企业差距很大,赚点小钱全压库存,微利甚至亏损是不可避免的。

不能很好地控制质量,产品标准化、供应商材料质量、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水平低,生产返工和售后服务成本高,运行水平差。

生产方式粗放,包干制和按工艺生产的布局随处可见,生产过程中浪费现象严重。

缺少战略供应商培育机制,将单一投标的低价策略神化,忽略了总成本中的质量、库存、工期、服务、物流等因素的影响,与供应商的敌视、短视关系十分明显。

企业规划失误,产品设计漏洞频发,企业按工艺组织生产,供应商对原材料质量控制不力……生产线越先进越智能,生产效率就越低。

由于不是被物料质量卡住,就是被设计问题卡住,或者由于不能按计划生产,做好了客户却不能发货。

在工业化生产的理念下,一条高度智能的生产链就不能解决这类问题,或许也不能与原来的手工生产相比。

因此我认为国内企业不要不顾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花大把的钱购买高档智能设备,上马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幻想着明天能实现工业化,这是不现实的。

我国企业处于行业1.5-2.0之间,我倒觉得首先开展精益管理是比较现实的。

1、进行S&OP产销协同,将生产预测和生产计划做得尽可能准确,保证产即客户需要,客户需要的一定在产。

2、实施客户需求管理,加强客户需求归同性,高度重视产品研发的标准化、模块化和可制造性、可供应性管理。

商品价格由市场决定,产品成本由产品复杂性决定,商品成本的75%在这一环节已定,随后采购降为零只是缘木求鱼,作用有限。

3、全面开展6S、拉丝、快速换模、看板管理、拉力生产、TPM等精益生产,提升生产各环节自身能力建设。

4、实施供应链全过程管理,严格供应商准入,组织进行技术、质量、业务和财务等方面的专业评估,加强对供应商的定期考核。并且与付款、份额等挂钩,有明确的奖励,与供应商建立平等透明的关系。

5、建立“帮助供应商”就是“帮助供应商”的理念,及时传达S&OP产销计划,减少牛鞭效应,帮助供应商建立质量体系和精益生产体系。

在战略供应商的培育过程中,企业间的竞争就是供应链间的竞争。

上述不需投入过多设备和资金,就可实现生产效率提高50%,存货周转率提高1倍,生产周期缩短30%以上,这其中就是一座金矿。

这一提升不需要智能制造就能实现,但这一思路和流程的转变,必须各单位亲自参与、亲自重视,建立企业精益管理文化,否则就是在国内推行,成功者寥寥无几。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最大的问题不在于设备是否先进,或者资金是否缺乏,而在于如何把人、机、料、法、环等各种资源整合起来,使之发挥最大效益。

国外公认,一般一家企业由于员工工作质量差而造成的损失占到企业销售总额的10-15%,管理良好的企业可降至5%。

管理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管好自己。

公司经营高成本甚至亏损,不仅是公司的罪过,也是社会的罪过,这方面政府也有责任。

如果不能提高中国企业的思维和精益运作经验,就难以在中国推进智能制造,也难以拥有如此清晰的认知和决策能力。

盲人摸象,本末倒置,错误的决策,以及草率的执行过程,只能让时代给的机遇变成了又一次的邯商学步。即使是追求智能化的形式,成本也大大增加,特别是管理基础非常薄弱的一般中小型设备制造企业。推进智能制造,必须循序渐进,不能超越精益生产。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的文章均转自其它平台,目的在于传递有价值的AIoT内容资讯,并不代表本站观点及立场。若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即刻开启您的物联网之旅
即刻开启 您的物联网之旅
遇到问题了么?联系专属客户经理在线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