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76
首先说智能制造的服务化趋势。
现在,中国有6亿多网民,7亿台智能终端,手机互联网的繁荣促进了中国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转变。由美国所倡导的“工业互联网”把人、数据和机器联系在一起,形成全球开放的产业网络,其内涵已超越制造过程和制造业本身,涵盖了产品生命周期的整个价值链,涵盖了航空、能源、运输、医疗等更多行业。
另外,还可对制造企业通过设备网络化的数据进行监测、分析和改进设计和制造,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效率。不同的产业不同,可服务的内容也各不相同,在互联网+模式下,传统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寻找适合自己的服务方式,去打动顾客。
其次是智能制造的个性化趋势。
三十多年来,市场商品种类急剧膨胀了几十到几百倍,这是一个个性化消费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博客、微博、微信等,来传播自己的声音。个人化本身并不是新词,早在一百多年前,人们就通过手工作坊来制造个性化的商品,个性化实现的困难在于要达到低成本、高质量的大规模生产。
用户可以直接在网上或电话上下单,选择自己喜欢的款式,企业根据定单生产交货。如果能有效地减少库存,运营成本就会降低超过一半。
优质、低成本的个性化实现首先取决于你的生产水平,或者说精益所提倡的“价值来自真实客户需求的拉动”。实施个性化之后,依赖于您的标准化和模块化设计。而高速发展的网络等信息技术为其提供了支撑,使个性化的实现更加容易。
每一个企业都需要根据自己的精益水平、标准化/模块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来确定自己的个性化模式,并非越个性化越好,而是基于一定的实施条件。或许,将来3D打印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提供完全个性化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