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92
关于智慧教育、智慧校园,百度百科则给出了一种相对书面的解释:以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改善学与教的效果为目标,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为核心技术,提供一种环境全面感知、智能智能、数据化、网络化、协作性一体化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并能洞察和预测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的智慧学习环境。
同时也给出了一个理解公式:智慧校园=1个数据中心+智慧校园基础设施+八大类智慧校园应用系统+智慧资源。
朱永新在《走向学习中心——未来学校的构想》一书中提出,智慧校园不只是过去“数字校园”的升级版,而是适应未来学习社会的新型智慧校园。
「学生进校园后可自动登记,出校门后可自动通知家人,身体不适可随时求助。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多种智能感知设备和技术,实现了智慧校园的建设,真正实现了校园的安全与信息化。
总结出其三个基本特征:
\1. 能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
\2. 能够将计算机网络上的信息服务整合到学校的各个应用和服务领域,实现学校之间的互联与合作;
\3. 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学校与外部世界之间提供了一种交互、感知的界面。
应用场景包括大屏幕电子白板,随时联网的平板电脑,用于虚拟现实的VR设备,智能学习室等。「学生不再需要黑板、粉笔、课本,也不再需要背负几公斤重的书包,甚至不用带任何工具来进行学习,学习室可随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老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助手,他们随时可以在现场或网上与学生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