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41
伴随着万维网的普及,边缘计算(EdgeComputing)在近几年不断升温,出现了与云计算不同的局面。
到2020年全球智能设备联网终端超过500亿个,其中40%以上的数据需要在边缘端进行分析、处理和存储。
因此,这种适用于网络边缘计算的边缘计算到底是一种什么技术呢?
根据公开信息,边缘计算位于源附近,集成了网络、计算、存储、应用等核心能力的开放平台。其基本思路是将云计算平台迁移到网络边缘,尝试将传统移动通信网络、因特网、物联网等业务进行深度融合,以减少业务交付中的端到端延迟。
MEC(多访问边缘计算)是边缘计算其中的一个基础体系结构,我们下文将详细说明。
MEC,也就是多接入边缘计算,它首先是由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在2014年提出的,ETSI初创成员有:惠普、沃达丰、华为、诺基亚、Intel以及Viavi等。MEC是为移动网络边缘提供IT服务环境和云计算能力,通过在移动网络边缘上进行局部缓存、数据传输和计算,消除与回程相关的延迟,最终达到毫秒级应用。
由ETSI定义的MEC基础体系结构。
从宏观上讲,可以将MEC基本结构上的不同功能实体分为三个层次,即网络层(Networks Level)、移动边缘主机层(Mobile Edge Hos tLevel),移动边缘系统层(Mobile Edge System Level)。之前,雷锋网已对MEC的技术架构进行了详细剖析,这次就不再赘述。
对于MEC的应用场景,结合目前行业发展,其主要有以下几点:
本地边缘服务,涉及网络连接和网络打开能力。例如替换企业Wi-Fi网络的移动虚拟专网,基于无线网络定位,结合室内定位和室内定位;
边近邻处理节省了传输带宽时延的视频边缘服务。例如结合CDN的边缘缓存,面向视频监控的边缘存储和识别分析;
以计算迁移为基础来降低终端成本的边缘辅助计算服务。例如AR、VR、游戏等提供边缘云的绘制等。
另外,在智慧园区,MEC可以帮助园区内的视频及IT应用减少流量迂回,降低传输延迟,提供更安全的数据处理环境;借助于5G技术,MEC平台为车队提供高精度地图、视野共享、智能分析和连续切换等功能,辅助自动驾驶,提供更精确,更加安全,无干扰驾驶体验。
MEC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除了上述这些,还有更多物联网垂直应用领域有待MEC研究者去解锁。
当前,国内三大运营商已经进行了MEC的试点部署,他们的业务包括LTE移动虚拟专网、车联网、边缘缓存、室内定位等。
总的来说,对于uRLLC低时延场景,MEC要求将其部署在靠近基站侧的无线接入云;对于eMBB场景的大流量热点,MEC可以部署在边缘云上;在mMTC场景中,MEC被部署在高汇聚的云上,能够满足更大范围的业务需求。
对于无线接入云这种形式,MEC和基站CU单元、核心网转面UPF部署在无线接入云上。将本地业务部署到基站端,为用户提供较短延迟服务。
CU单元包括RRC和PDCP层,而4GeNB和5GgNB的CU单元则是由RLC、MAC、PHY层构成。这种方式下,MEC业务覆盖范围小,适合移动速度低,甚至无移动但对时间敏感的业务,如场地、场地、景点等相关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