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中国畜牧业博览会上,物联网展出的“物联网+智能养殖”方案引起了农牧业的广泛关注。该系统包括智能养殖+人工智能养殖系统、智能环境控制系统、生物安全控制、生物资产控制、运输管理等解决方案。
环境监测自动化,数据采集更加及时。通过无线信号传感技术,实时监测环境温度、湿度、亮度、氨、二氧化碳等关键数据指标,通过无线网络上传到智能水产养殖大数据平台。管理者可以通过手机、网页等方式查看实时围栏环境数据。如果环境数据超过数据预警值,系统会及时发出报警通知用户,减少意外情况造成的财产损失。
环境控制智能化,使农场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风机、天窗、水幕、加热设备等环境控制设备的智能控制和设备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控;实现实时自动调节农场温度、湿度、氨、二氧化碳等指标;实时智能预警农场环境异常、设备运行异常、断电情况的环境控制管理系统。该系统为农业生产过程提供了一套高效的环境控制管理解决方案,实现了高效的农业生产,有效提高了生产管理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生产指标的可视化使每个人都受到关注。利用智能摄像头机器人视觉技术,实现个人准确盘点、个人运动轨迹跟踪、运动状态监测、畜禽个人日常重量变化分析,让农民实时掌握个人健康状况和生长状况。生产技术部门可以在此数据中获得各种对大生产有用的分析参考,为生产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使肉类生产能力达到新水平。
水产养殖管理数字化,使数据具有应用价值。利用AI智能水产养殖大数据平台,对水产养殖、销售过程中通过物联网收集的环境控制数据、环境监测数据、个人生理特征数据、个人生长监测数据、围栏能耗数据及相关业务系统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挖掘数据的应用价值。目前,大数据平台可以提供水产养殖场物联网数据采集、预警分析、水产养殖场档案、鸡群对比分析、区域和组织结构水产养殖场信息统计分析、水产养殖场管理等功能,为各级水产养殖员提供及时的水产养殖信息服务。
通过将符合条件的高效养殖户、养殖区、鸡场、孵化厂的生产设备、控制设备等连接到物联网平台,实现核心生产环节的数据自动收集和实时上传,保证生产数据的及时准确,提高大生产过程的管理和监控能力,提高管理效率。为养殖数据分析和应用深化奠定基础,探索建立数字养殖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