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9
物联网企业在满足合规要求、推进合规物联网安全建设的同时,始终以“解决客户实际问题,约束潜在安全风险”为核心,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行业实践落地。由于防护装备数量不断增加,采集到的多维业务数据的分析价值也逐渐显现,企业在实现安全防护的同时,还需要对受到保护的物联网设备进行安全监测与维护。物联网企业不断更新优化相关数据分析算法,推出覆盖安全管理、业务分析、操作分析等物联网安全态势分析解决方案,以软件部署的方式赋予企业客户,帮助企业客户实现“可控、可见、可追溯”的物联网安全,并先后应用于高速动环,公安、智慧社区、智能电桩、工业网关等行业领域。在产业生态合作上实现无缝集成,为企业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软硬件一体化私有部署解决方案。
截止到2019年,国内外关于物联网安全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仍在不断制定和逐步落地。伴随着保密性2.0的正式发布,国家首次将物联网安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并对物联网安全做出了一至四级详细的安全等级要求,涵盖安全的物理环境,安全的地域界限,安全的计算环境,反数据重放,数据融合处理,安全运营管理6大方向。由物联网企业多年积累的端到端安全解决方案,可以很好地满足了等保2.0物联网安全扩展的要求。
由物联网企业参与编写的《物联网安全设计指南》(意见征集稿)在今年的CSASummit会议上正式发布,该指导方针涵盖14个章节,从安全结构、安全标准、生命周期、身份合规、隐私保护、安全操作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安全风险及解决方案,向公司客户提供更加精细的物联网安全参考设计。
就市场需求而言,物联网企业很早就是针对消费电子行业的物联网安全解决方案,包括智能家电、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但是由于在消费电子领域中,头部企业集中,中小企业对可持续安全的投入有限,物联网企业将客户转移到了传统产业,其中,工业制造业、电力能源、轨道交通等企业本身在信息安全方面有一定积累,在转型时期面临着新的安全风险,也有相应的预算和长期的投入计划。
物联网安全目前仍处于开发初期,与去年相比,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开始从调研研究走向安全规划与部署。目前,企业客户对安全的认识以及安全风险的定义与分类,仍需要安全厂商的专业指导。物联网企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安全行业,对前期的安全咨询服务能力给予了高度重视,只有帮助客户梳理好物联网资产,了解安全背后的价值,了解风险与收益,再加上合规性要求,推动物联网安全市场的前景依然光明。